
湖湘腹地,伏暑难消,高温流连。沪昆铁路娄底枢纽站场一改往日喧嚣,不见穿梭列车,唯见身着黄色工装的供电人严阵以待。近日,娄底枢纽迎来开通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首个90分钟垂直大天窗,广铁集团长沙供电段集结400余名精兵强将对这座建成30年的枢纽牵引供电设备展开综合整治。

“大兵团”作业模式稳推进
娄底枢纽,作为湘中地区停靠列车最多、客流量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铁路枢纽,地处沪昆、洛湛、娄邵三线交汇处,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重要枢纽站,是东西方向的物流运输重要关口,是南北大湛出海通道的重要节点。
“娄底枢纽牵引供电设备自1995年娄底车站异地新建投用,电气化运输已运行30年。采用集中修模式,能有效提升设备运行质量。”长沙供电段娄底接触网维修车间副主任郭帅介绍道。
![]()
此次作业是娄底枢纽供电史上作业范围最广、停电最彻底、组织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作业,集设备大修、专项整治和维修于一体。既要完成日常天窗无法实施的设备更换,又要确保运输秩序不受影响,难度极高。
枢纽客货列车运行密度大、客运量多,接触网停电作业牵一发而动全身,长期受制于全停难、时间短。为此,广铁集团高度重视,供电部、调度所(施工办)、运输部精心谋划,多次协调,全力争取有利条件。长沙供电段紧密协同工务、电务、房建系统,首次在娄底枢纽实施全停电的规模化“大兵团”集中修,旨在提升枢纽运输设备质量。
![]()
“长供人”挺进湘中试锋芒
长沙供电段集结全段骨干,组织娄底接触网维修车间、长沙接触网维修车间、益阳接触网维修车间、新化供电车间、娄底供电车间、株洲供电车间、娄底南高铁供电车间、长沙轨道车车间等8个车间,联合4家施工单位,聚力攻坚枢纽。
7月31日17时,调度命令下达,娄底枢纽牵引供电设备同步停电。由10台轨道车编组的钢铁长龙轰然出动,严阵以待的作业人员迅速投入战斗,精准布控于纵横交错的铁道线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牵引供电设备综合整治“大会战”,在伏暑烈日下正式打响。
枢纽区间内,多功能轨道车到达新作业点。“吴凯、宫本聂强,作业平台外伸抬高,检查软横跨横承绝缘子状态!”小组长叶军一声令下,作业人员立即操控平台。升降臂平稳抬升,精准定位至软横跨横向承力索绝缘子处,两人随即展开细致检查。
![]()
“无人机匀速上升,注意避让上空供电设备。”作业监护人马冀洲叮嘱操作手王宇翔,同时紧盯飞行状态。无人机升至供电线等高位置,对供电线接头处接头瓷瓶外观及零部件状态等日常难检部位进行全方位检查。远处站台间,接触网绝缘子冲洗车喷涌出两道银白水柱,将瓷瓶表面污渍强力冲刷剥落,先进工装赋能安全生产提质增效。
长沙供电段娄底接触网维修车间主任朱爱华表示:“通过沪昆线娄底枢纽牵引供电设备综合整治,将彻底消除娄底枢纽供电设备病害,提升娄底枢纽运输设备质量,为运输安全畅通提供坚实保障。”
![]()
“焕新颜”变电整治织密网
娄底牵引变电所内,另一场攻坚战正如火如荼。86名变电专业人员分组协作,在4个车间紧密配合及怀化房建公寓段协同下,对这处供电“动能中心”进行深度检修。
“娄底牵引变电所1996年12月开通,是长沙供电段建成的首座变电所。本次综合整治是2015年综自改造后首次全所停电集中修,不仅是对大规模协同作战能力的检验,更是对交叉作业安全风险精准研判能力的实战考核。全体人员彰显了过硬的实战能力,在一个小时的作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日常天窗难以解决的设备缺陷整治,全面实现了计划目标。”长沙供电段变电电力科科长龙新雁说。
![]()
变电所内,作业人员发现馈出供电线下锚因年代久远,加之单支改双支后受力增大,已出现锈蚀变形,立马实施补强加固,有效消除隐患;同时对8条关键馈线的螺栓型线夹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更可靠的压接工艺,实现设备“免维护、少维护”目标,长效根除接触不良导致的电发热风险。
此外,联合怀化房建公寓段主动出击,彻底拆除存在脱落风险的锈蚀老化屋顶下水管道,从源头清除由高空坠物引发的公共安全隐患;室内高低压设备也在本次集中修中得到“全身”大体检。
此次集中整治,不仅消除了潜在风险,更通过技术升级优化了设备性能,为变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让历经沧桑的老所焕发新颜,激发出全新活力。
18时30分,线路正点开通指令下达,集中修攻坚战胜利收官。强劲电能自变电所经接触网奔涌注入娄底枢纽,这座“三十而立”的枢纽重焕生机,迸发出澎湃动能。(完)